一名男性跌倒造成骨折,檢查後發現其「骨質疏鬆」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高齡男性的健康風險,特別是睪固酮降低帶來的狀況,有時不甚明顯,需要高度關注。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談到一名個案,某天跌倒時竟造成骨折,檢查時發現他的骨質疏鬆,是因長期睪固酮不足造成。
劉博仁在臉書粉專「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」引用一名男性個案:他平時覺得自己還很健康,但檢查時發現總睾固酮(Total Testosterone)與游離睾固酮(Free Testosterone)都偏低。不久前,他在路邊跌了一跤,竟然骨折。進一步檢查才知發現「骨質疏鬆」,因為長期睾固酮不足造成。
劉博仁表示,男性睾固酮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呢?(不同實驗室數值略有差異,下列為常見成人參考值)
●總睾固酮:一般建議成人男性維持在 300–800ng/dL(或約 10.4–34.7 nmol/L)。
●游離睾固酮:常見建議範圍約 50–200 pg/mL(或約 174–729 pmol/L);若長期低於下限,特別是伴隨臨床症狀,可能就是男性更年期(Andropause)或稱「睾固酮低下症(Hypogonadism)」。
男性更年期並非只有性功能問題,還會牽涉到全身健康:
• 骨骼:骨質疏鬆、骨折風險上升。
• 肌肉:肌肉量下降、力量減弱。
• 代謝:脂肪增加、腰圍變大、胰島素阻抗、糖尿病風險上升。
• 情緒與大腦:注意力下降、記憶力變差、憂鬱、焦慮。
• 心血管:高血壓、心肌功能下降。
• 性功能:性慾下降、勃起困難。
• 免疫力:免疫調節失衡、慢性發炎增加。
除了測總睾固酮與游離睾固酮,功能醫學會更全面檢測影響男性荷爾蒙的關鍵因子:
1. SHBG(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):影響游離睾固酮比例。
2. DHEA-S(腎上腺雄激素):是睾固酮與雌激素的前驅物。
3. Estradiol(E2,雌二醇):男性過高會抑制睾酮,過低影響骨骼。
4. 胰島素與HOMA-IR:高胰島素會降低睾酮生成。
5. 高敏感 CRP(hs-CRP)、發炎指標:慢性發炎會抑制性腺功能。
6. 維生素D3:與睾酮合成及骨骼健康密切相關。
7. 甲狀腺功能:低甲狀腺素症會影響睾酮生成。
劉博仁簡介部分對男性健康有益的食物:
• 蕃茄:富含茄紅素(Lycopene),抗氧化、保護前列腺、減少發炎。
• 南瓜籽:含鋅與鎂,支持睾固酮生成,與前列腺健康。
• 深海魚(鮭魚、鯖魚、沙丁魚):Omega-3 降低慢性發炎。
• 十字花科蔬菜(花椰菜、羽衣甘藍):有助平衡雌激素代謝。
• 雞蛋:提供膽固醇,作為睾固酮合成的原料。
• 堅果(杏仁、核桃):含健康脂肪與微量礦物質。
• 高可可黑巧克力:抗氧化,適量有助心血管健康。
男性更年期不只是影響性功能,更會牽動骨骼、肌肉、心血管與情緒健康。劉博仁提醒,規律適度的運動,良好的睡眠,有舒壓的管道,不抽煙不酗酒等等,都是維護男性健康黃金不變的準則。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